第七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在台北成功举办

分会秘书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正旺/100875 Tel:010-58809666;Fax:010-58808998 Email:china_cos@126.com

由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和台湾省自然保育文教基金会主办、台湾省自然保育文教基金会和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共同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月26-27日在台北市召开。来自祖国大陆、台湾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陆代表共11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浙江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辽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台湾师范大学的王颖教授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台湾省自然保育文教基金会、台湾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台北市动物园等单位的代表分别致辞,对来自各地的代表表示欢迎,对支持本次会议的东艺公司等单位表示感谢。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秘书长张正旺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的历史,对曾为促进海峡两岸鸟类学术交流的台北野鸟学会、台湾自然博物馆、台北市动物园、台湾省自然保育文教基金会等单位以及颜重威、刘小如、王颖、江德龙、余如季等前辈表示感谢,对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分为专题演讲、研究报告和墙报三种形式。张正旺教授主持了本次大会的专题演讲。专题演讲共有4个,分别是"冠羽画眉的合作生殖" (报告人:台湾大学袁孝维教授)、"莲花山斑尾榛鸡的婚配行为及种群生物学" (报告人:中科院动物所孙悦华研究员)、"邻域种化,物种形成的新典范"(报告人:台湾师范大学李寿先教授)、"震旦鸦雀线粒体基因组的排列模式和重排机制的研究"(报告人:南京师范大学常青教授)。研究报告30个,分成5个主题进行交流,即"雉类与资讯科技"、"食性与繁殖"、"声音与分子演化"、"环志、迁移、分布与栖地"、"群聚与经营管理"。主持会议的分别是孙元勋、丁宗苏、谢宝森、万冬梅、陈炳煌等教授。本次会议收到墙报14个,其中包括两个来自大陆的墙报。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中,代表们就鸟类的分子演化、生态、行为、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通过本次研讨会的学术交流,可以看出海峡两岸鸟类学的研究近年来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各具特色。例如大陆学者在珍稀濒危雉类、湿地水鸟、鸟类环志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出色的研究工作,而台湾同行在猛禽、鸟类行为和分子进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新的研究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两岸中青年鸟类学者的队伍正在发展壮大,从事鸟类研究的单位和研究生不断增多,一些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从研讨会的报告可以看出,目前海峡两岸鸟类学的发展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1)基因测序等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在鸟类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鸟类行为学研究已从以往对行为的描述转入到对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阶段;(3)蓬勃开展观鸟活动为鸟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对鸟类的保育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月27日中午举行了大会的闭幕式。王颖教授对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进行了总结,建议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两岸鸟类学的交流与合作。张正旺教授代表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邀请台湾的同行参加即将于2009年8月在中国大陆举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结束之后,大陆代表团还参观访问了太鲁阁国家公园、垦丁国家公园、台南黑脸琵鹭自然保护区、台中自然博物馆、阿里山风景名胜区、台北动物园等地。台湾省自然保育文教基金会的曾耀霖先生全程陪同大陆代表团进行考察。考察期间,台中自然博物馆、台北市动物园、台湾省雉类保育协会、台南野鸟学会、台中野鸟学会等单位都派代表热情接待了大陆代表团。


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密切了两岸鸟类学家的友好关系,为推动两岸鸟类学的合作奠定了基础。